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什么政府的规模、权利和影响这么大?

政府规模用政府预算处于GDP来表述的话,在过去的几百年中,每一个国家都呈一个上升的趋势,不论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状态和社会制度。今天政府的预算占GDP在绝大多数国家里都占40%到50%左右,而在100年前,其比例在10%左右。中国政府收入在GDP的占比已上升到30%多,十年以前不到10%.  国有部门投资上升到GDP的20%,国有部门的消费也上升到20%.  是因为现在政府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大的预算吗?还是因为政客们的权利欲望,使得政府不断扩张其功能和角色?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政府结构确实是变得更复杂了,在这样大政府的社会里面,我们生活的质量更好更有保障吗? 不是,实际上政府进入很多不需要他们进入的角色,使得社会效率下降。

弗里德曼曾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自由市场是高效率,(资料来源:弗里德曼“自由地选择:我的个人宣言”),简单地来说,有四种类型买方和卖方的关系,I, II, III, IV。在类型一的交易中,你花你自己的钱,当你花自己的钱去自愿的和一个卖方来交易的时候,你有动力去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发现最物美价廉的商品或者服务,这样的交易是自由市场上的交易,经济效益是最高的。

   

花钱方

   

自己

别人

受益方

自己

I

II

别人

III

IV

 

在第二种买方卖方的关系中,你在花钱为别人买东西,例如你为朋友买了一个礼物,因为你在花自己的钱,所以你会考虑物有所值,你希望你的花费能为朋友带来最大的效益。

在第三种买方卖方的关系,别人为你花钱,譬如别人为你买一顿午餐,这时候你就没有控制花费的动机,因为反正是别人花钱,这时候你想得到的是最好的一顿午餐 。

在第四种买方卖方的关系中,你用别人的钱花在第三方人的身上,在这种关系中,你既没有动力降低花费,也没有动力实现最大利益。这个时候你只是一个交易的经手人而已, 对于利益最大化不关心,只是按照真正的买方所制定的规则进行交易而已。显而易见, 政府的大部分花销都属于第四种买卖关系。

大部分政府的计划都属于第四类交易,也就是说政府机构充当了福利的购买者,这些机构对于控制成本没有什么动力,因为花钱的人是见不着面的国家或者纳税人,这些政府计划的实施人只不过是从左手倒到右手的经手人。因为这些政府的经手人不会从计划中受到好处(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们也不在乎所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是否物美价廉。就像所有的第三方支付的机制,政府计划往往制造浪费,腐败和低效率。政府所实施的各种福利计划包括慈善、教育、医疗,以及其他可有可无的机构,他们最基本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是所谓第四类交易。实施这些政府计划的部门,用一组纳税人的钱花在另外一组纳税人身上,在这样的交易中,不可避免的看到滥用职权和腐败,不仅仅造成浪费和低效率。

那么是什么动机造成制定和实施这些政府计划呢? 政客们的自身利益。因为当有钱可以实施计划的时候,他们可以得到大众的喜欢,得到大众的选票,让他们感觉像上帝一样乐善好施和无所不能。正是这种动机使得他们不停的创造和扩大各种政府计划和机构,使得他们不停地增加税收,也可以不停的增加他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反,如果政府的部门被减少到一个最低限度,在和平期间军费开销也很小的时候,政客们就没有理由去增加税收,没有钱在手上,他们也就买不到民众的支持,他们也就会失去影响力和控制力。

在这个游戏中,当政府计划被提议的时候,他们看上去总是非常动人地关心民众,帮助穷人、老人和普通百姓,但这些福利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总是被曲解和滥用。例如全民医疗的倡导者告诉大家医疗服务太贵了,普通百姓付不起,社会化医疗之后可以减少医疗负担,尤其是对低收入和老年人来说。但实际上,这样的故事跟事实完全是大相径庭,从来就没有任何证据和数据支持,政府所实施的医疗计划更便宜、更容易承付得起(对于社会总体而言)。

中国的全民医保就充分证明了政府计划的低效率和浪费,普通百姓所感受到的都是低质量的医生、顾客拥挤的医院和充斥市场的假药。如果中国的医疗机构像其他的私营经济一样,让更多的资本和资源进入的话,中国的医生和医院的数量和质量可能已经有了大幅的改善。充分竞争的私营经济,像中国的餐饮业和服装业,给百姓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中国的医疗系统不能够像餐饮业一样,开放给私营经济呢?

在美国,老人和穷人的医保计划在实施之初,“只是”一很小的政府花费,今天已变成了对全社会来讲不堪承受的负担,同时所有医保计划的参与者(医生,护士,老人,小孩,穷人)抱怨满天,这的一个医疗计划对社会又有何意义呢?美国政府成立之初,是一个小政府高效率的政府,政府的各个部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在美国成立最初的150年中,政府的权利一直受到宪法和国会的制约。 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美国政府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干预。在这样自由的,充分竞争的市场里,美国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进步。

但这一繁荣和进步由于大箫条而彻底改变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大萧条被认为是证明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失败(实际上大萧条完全是由政府和央行一手导致的灾难)。在政府控制的媒体下,私营经济和贪婪的资本家被说成是造成大萧条的原因,无数人民的苦难、失业、低工资、残酷竞争都被描绘为资本家的过错。在这一影响下,社会福利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解决失业和经济恢复的良药。罗斯福总统的经济顾问们迫切地倡导社会公平和政府责任,他们借鉴德国、英国和瑞典的福利社会的例子,证明在美国建立福利社会是多么的迫切和重要。在这一经济状况和意识形态的环境下,美国政府的规模从二战之后迅速扩张。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险上的花费一路攀升。

仔细研究这些出于“好意”的计划,实际上并没有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政府作为这些社会计划的中间人,雇佣公务员从一群人中收税,然后把钱花到另外一组人身上,造成经济上的低效率。更为可悲的是还制造了各种腐败的可能性。特殊利益集团,利用他们的政治影响力,在国会上通过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或者让社会福利计划从某一特定的制造商手中购买商品。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在美国国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加,导致不可制约的腐败。

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政府医疗计划开始之前是一自由市场,一群人的医药花费是一亿美元,病人看医生时直接给医生付费,直接购买医疗服务和药品。这是一完全自由的市场,病人选择医生的标准是根据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名声。后来,一政客说服大家建立政府医疗计划, 来帮助穷人,小孩和老年人。 政府从纳税人手中征收了一亿美元,建立一官僚机构来发放医疗服务,这时候政客们告诉大众,老人小孩和穷人将会得到“免费”医疗服务(哪里是免费,明明刚刚收了一亿美元的税)。在病人看完医生之后,政府会替病人买单,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机构在账单上要增加至少5%的成本,因为该服务需要人和机构去实施。同时,药品和医疗耗材将有选择地从制造商购买,直接为导致腐败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因为制造商就不得不雇佣说客去说服政府官员,把他们的产品或服务包括在该医疗计划中。之后制造商不得不把他们的价格再增加5%,以填补他们买通政府官员的花费。这就是通常情况下,政府设立免费医疗的后果,把本来是一亿美元的自由市场变成了1.1亿美元的计划市场,在没有创造任何价值的同时,带来腐败,低效率,低服务质量。

话题:



0

推荐

陆旻

陆旻

28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