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在未来三十年经济的增长是8%还是4%有很多争议。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会放缓,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测已经反映了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但是还有一些政策制定者和激动人心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可以保持目前的高速增长。虽然8%的增长听上去很诱人,如果把增长目标定得这么高是非常危险的,不仅这样目标实现不了,而且会激化内部和外部的矛盾,有可能导致下一轮的经济危机。
中国应该把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目标定在~4%左右(实际增长不包括通胀),并以此来制定相对应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很多西方的智库和投行们都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那一天他们预测来得越早,得到的媒体关注也就越大。在经济危机之前,华尔街的预测是中国在2025年到203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危机之后这样的时间表被推进的更近了。最早看到的是摩根史丹利的预测发表于2006年1月份,报告说中国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
2005-2035 每年名义 GDP 增长 ($ 十亿) |
|||||
|
2005 |
2010 |
2015 |
2025 |
2035 |
美国 |
718 |
944 |
1,263 |
2,262 |
4,052 |
欧盟 |
447 |
808 |
1,032 |
1,680 |
2,737 |
日本 |
100 |
218 |
265 |
392 |
580 |
中国 |
256 |
426 |
750 |
2,331 |
7,240 |
印度 |
81 |
109 |
176 |
456 |
1,183 |
资料来源: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and "未来亚洲" p91. |
该预测基于很多关于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假设,很多这些假设都值得讨论和商榷。下面是摩根史丹利的预测所基于的一些关键性的假设:
2005至2035年世界经济增长假设(年度) |
||||
|
实际GDP |
通胀 |
名义GDP |
汇率 |
美国 |
3% |
3% |
6% |
NA |
欧盟 |
2% |
3% |
5% |
NA |
日本 |
2% |
2% |
4% |
NA |
中国 |
7% |
3% |
10% |
+2% |
印度 |
6% |
4% |
10% |
+1% |
资料来源: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and "未来亚洲"
该报告发表于2006年,这个世界从那以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书的作者用2012年作为基础年,但是保留了摩根史丹利当时所做的假设。假如中国真如预测的那样,名义GDP以10%增长,而美国以6%增长,中国将在2026年超过美国(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每年升值2%),或者2030年(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没有升值)。
资料来源: 作者计算和摩根史丹利
高盛公司著名的经济学家奥尼尔2001年发明了金砖四国这一概念,在2009年的一次电话会上说,“在我们发明了“金砖四国”这一概念八年之后,这个月是纪念日,中国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我们认为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具体来讲我们认为那一年是18年之后,2027年。高盛预测中国的GDP将达到21万亿美元,其中消费为10万亿美元,而在2009年这一年中国的消费为1.5万亿美元”。奥尼尔说,“人们说中国的消费代替不了美国的消费是错误的, 他们混淆了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速度,中国目前的消费是1.5万亿,而美国目前的消费是9.5万亿,但是增长速度是关键。”(资料来源:华尔街日报2009年11月3日)
更加耸人听闻的是经合组织(OECD)发表于2012年11月份的报告,“2060年的展望-长期增长预测”。这份报告说美国可能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让给中国,最早可能发生于2016年,印度的GDP也有可能在长期超过美国。”
类似的预测还有来自美国的经济学人、中央情报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这些预测听上去很好听很激动人心,但仔细推敲是有很多缺陷的。首先以过去的增长速度简单地往前类推,很少有正确的例子。在这些预测背后的假设都太乐观了,中国以7%的实际增长,10%名义GDP增长再持续三十年,听上去就过于乐观。另外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每年2%的升值也没有道理。如果升值真的发生的话,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会升值81%。由于货币的影响导致名义GDP的差别,2040年的GDP再相差50%(有货币升值和没有货币升值的情形下)。
对于人民币是应该升值还是贬值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书的第三章将做进一步的讨论。货币的波动性在未来很有可能增加,但是大幅度的人民币升值却是高度不确定的。所有的这些预测都没有意识到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很有可能已经接近于天花板,以出口和投资为GDP增长的驱动力已经很难再有增长的空间了。虽然过去的经济成绩让世人所羡慕,但这种羡慕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没有结构性调整的话,中国经济从出口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到变成消费型的经济将是一条很不容易的道路。
第一目前的经济结构不平衡,高速增长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很快消失。目前这样的不平衡会导致外部的贸易摩擦、内部的社会不稳定,如果转型不成功,改革不深化的话,甚至4%到5%的长期增长都有可能实现不了。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需要从管理8%到10%增长的经济体,转变成管理4%到5%增长。
缓慢的增长不是件坏事情,因为缓慢增长允许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转型(虽然有人认为缓慢增长是中等收入陷阱)。较缓慢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型,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行收入分配的调整,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更有利。正如世界银行那种著名的中国长期预测的报告说,中国的目的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和谐的社会,而不是建设一高增长、高能耗、低消费、贸易不平衡、外部摩擦、内部矛盾激化的一个国家。正如我们祖先告诉我们的,“长治久安,国泰民安”这八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治理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对于中国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奇迹已经有很多的文章和出版物了。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没有任何争议。本章主要讨论的是结构的不平衡和所需要的调整,目的是在未来的三十年中国能创造更多的,可持续的财富和经济增长。
本文选自博主新书《从纽约看中国经济》
0
推荐